经曰:“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;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。”①悖德、悖礼,君子岂为是哉?故狄青不拜梁公,千古侈谈其美;崇韬冒认汾阳,而识者笑之。虽然崇韬实非汾阳后耳,倘概以是相笑,势必至弃本忘亲,以真为伪,则堪笑其所笑矣。昔吾与沅芷②同族,君子宏才,□鏖战棘围③。询其所出,得闻远祖朝奉、近祖秀安之言,已卜其一,本共缔宗盟可寻也。旋下第,敝貂引归,匆匆话别,未悉其详。迨乾隆壬寅及己酉④,两赴黔邑⑤教任,留心族谊,惟族诸君绅,清高士节义,非公事未尝至于我任室也。而我心蕴结有怀,不寐又十六年,如心矣。今春奉檄再任,幸遇童军⑥,族有硕儒曰明邦,以子侄谒晤。对之,顷见其器宇轩昂,语意诚恳,益足动我遐思。礼问毕,谈及修谱一节,并索弁言。余嘉其意,促其行,欲应命,而未详其所自来,惧亵也。邦出旧乘,观读其世表系图,确载:一世祖朝奉公,出处始末与邵谱同;二世祖试仁公,大元定鼎间,宦游江西吉安路太和县,择仁里于笔江州,家焉,此沅谱详而邵谱略;三世祖秀安公,由江西官辰郡⑦,后迁沅州,即今江芷县⑧。故沅谱以秀安公为始祖,以江西为原籍,而朝奉公则存而弗表者,一则生卒茔兆,彼无由稽,姑阙疑,似存实录;一则丈夫之志,所贵自立,何容侈荣于先人。美哉!集是谱者,莫非本狄青之意以成之,而孝子悖焉。诗云:孝孙有庆,报以介褔。是即可以福荫后昆也。时嘉庆三年戊午孟夏月吉旦 邵陵宗晚三任黔阳县教谕卓顿首拜撰 注: 1此文出自《孝经注疏》卷五-圣治章第九 2沅芷:沅江芷水,指洪江。 参阅《楚辞章句疏证》卷十七载:“沅有芷兮澧有兰。” 沅:沅水,沅江,源于贵州。 芷:白芷,多年生草本植物,夏天开白花。 3棘围:指科举时代的考场。 唐、五代,试士,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,故称。 宋·黄庭坚 《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》诗:“棘围深锁 武成宫 ,谈天进士雕虚空。” 元·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将棘围守暖,把铁砚磨穿。” 清·钮琇 《觚賸·洪庙神梦》:“谓掇科第如拾芥,而久困棘围,年将四十,始举於乡。”参阅《通典·选举三》。 4 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——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 5黔邑:即今黔城镇,属建制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,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置镡成县,唐代易名龙标县,宋元丰三年(公元1080年)置 黔阳县。新中国成立前, 一直是黔阳县治所在地。 6童军:即儒童,也叫文童。明、清两代,凡习举业的读书人,在没有通过考试取得生员(秀才)资格以前,不论年龄老少,均称童生。 7辰郡—即湖南沅陵古称“辰州”。 郡:为古代行政区域,始见于战国时期。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,从秦代起比县大:郡县。汉又增四十六郡,二十一国,凡郡国一百有三。隋朝废郡制,以县直隶于州。唐朝道、州、县,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,旋复之。明清称府。 8沅州,因沅水而得名。地处湖南省西部。清高宗乾隆元年(1736年),升沅州为沅州府,置芷江县附廓沅州府,属湖南布政使司。府治芷江(在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)。 “江芷”应为“芷江”错讹。 滑台辰子申永强注于丙申年腊月二十 |
1484742698601.png (332.06 KB, 下载次数: 351)

1484742694685.png (343.91 KB, 下载次数: 352)

1484742690967.png (295.82 KB, 下载次数: 352)
